五、南陽玉

 

南陽玉因產河南省南陽而得名,又因礦區在南陽的獨山,故又稱「獨山玉」。南陽玉色澤鮮艷,質地比較細膩,光澤好,硬度高,可同翡翠媲美。德國人曾稱其為「南陽翡翠」,蘇聯地質學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陽玉歸屬於翡翠類型的玉石礦床。據河南地質工作者近幾年的研究,探明南陽玉是一種蝕變斜長巖,組成礦物除斜長石外,還有黝簾石、綠簾石、透閃石、絹雲母、黑雲母和榍石等。經過顯微鏡鑒定,玉質含有多種蝕變礦物,蝕變作用以黝簾石化、綠簾石化和透閃石化為主。

 

 

由於玉石中含各種金屬雜質電素離子),所以玉質的顏色有多種色調,以綠、白、雜色為主,也見有紫、藍、黃等色。南陽玉硬度66.5。有玻璃光澤,多數不透明,少數微透明。化學分析的結果是:二氧化硅4145%,氧化鋁30.7134.14%,氧化鎂0.281.73%,氧化鉀0.022.64%,三氧化二鐵00.8%,氧化亞鐵0.270.88%,氧化錳0.020.1%,三氧化二鉻0.010.34%,結晶水0.230.74%,二氧化碳0.060.52%。南陽玉的微量元素分析結果是:鉻0.010.5%,鎳小於0.1%,釩0.0010.1%,錳0.010.05%,鈦0.0010.5%。

 

據文字記載,南陽玉在漢代已開採是無疑問的。近來考古出土的資料將南陽玉的開採推到商晚期以前。1952年李濟在《殷墟有刃石器圖說》中指出,殷墟有刃石器凡四百四十四件,其中有玉器七件,而這七件玉器的質料全是南陽玉。《安陽殷墟五號墓的發掘報告》中也指出,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七百餘件玉器,其中四十餘件標本經初步鑒定,「其多數與現代遼寧岫巖玉接近,少數與河南南陽玉接近,極個別的與新疆和闐(田)玉相似」。

 

198310月在四川成都「寶石講座和學術交流會」上,河南省地質局在宣讀關於南陽玉的一篇論文中說,在南陽縣黃山出土一件南陽玉玉鏟,經鑒定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產物,距今有六千多年的歷史,可知南陽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被採用了。

 

 

六、綠松石

 

綠松石是由細小的綠松石礦物為主組成的隱晶質緻密塊體,含有銅、鋁和水的磷酸鹽,通常產於次生淺成礦床中。多呈天藍色、暗藍色、藍綠色和綠色,風化強烈的呈綠白色。具有柔和的蠟狀光澤。硬度6,比重2.62.8。平均折光率1.611.63

 

綠松石也是古老的傳統玉石。早在新石器時代,它同青玉、瑪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裝飾品。據《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》一書中的統計,從新石器晚期的齊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遺址到南北朝時代的墓葬中,有多處發現過綠松石裝飾品。綠松石,除鄂西北為其著名產地外,近幾年在陝西、新疆、安徽、河南等省都有發現,由於鄂西北諸縣古屬襄陽道管轄,所以又把鄂西北諸縣所產的綠松石稱為襄陽甸子,且開採的歷史也悠久。

 

但全世界產綠松石的以波斯為最著名,因通過土耳其輸入歐洲各國,又有「土耳其玉」或「突厥玉」之稱。在鑒定中國古代出土的綠松石製品時,也應考慮其玉料來源,不一定都是襄陽甸子。

 

 

七、瑪瑙

 

瑪瑙由於紋帶美麗,自古就被人們飾用。出土玉器中,常見成串的瑪瑙珠,以項飾為多。古書有關瑪瑙的記載很多。漢代以前的史書,瑪瑙亦稱「瓊玉」或「赤玉」。《廣雅》有「瑪瑙石次玉」和「玉赤首瓊」之說。瑪瑙一語來源於佛經。梵語本名「阿斯瑪加波」,意為「瑪瑙」,可見佛教傳入我國後,瓊玉或赤瓊才在中國改稱「瑪瑙」。組成瑪瑙的細小礦物除玉髓外,有時也見少量蛋白石或隱晶質微粒狀石英。嚴格地說,沒有紋帶花紋的特徵,不能稱瑪瑙,只能稱玉髓。

 

現今市場上一些沒有紋帶花紋的玉髓也稱為「瑪瑙」,這同古代瑪瑙的含義是不相符的。瑪瑙純者為白色,因含其它金屬元素(如FeNi等)出現灰、褐、紅、藍、綠、翠綠、粉綠、黑等色,有時幾種顏色相雜或相間出現。瑪瑙塊體有透明、半透明和不透明的,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。硬度6.57,比重2.65

 

瑪瑙依其紋帶花紋的粗細和形態分有許多品種。紋帶呈「縞」狀者稱「縞瑪瑙」,其中有紅色紋帶者最珍貴,稱為「紅縞瑪瑙」。此外尚有「帶狀瑪瑙」、「城砦瑪瑙」、「曇瑪瑙」、「苔蘚瑪瑙」、「錦紅瑪瑙」、「合子瑪瑙」、「醬斑瑪瑙」、「柏枝瑪瑙」、「曲瑪瑙」、「水膽瑪瑙」等品種(見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)。在沒有紋帶花紋的「玉髓」中,也有不少是玉石原料。根據顏色的不同,有「紅玉髓」、「綠玉髓」(亦稱英卡石)、「蔥綠玉髓」、「血玉髓」(亦稱血石)和「碧玉」等。瑪瑙同軟玉一樣也是傳統的玉石。在南京北陰陽營等遺址中出土的玉器中就有瑪瑙杯和瑪瑙珠。

 

在大量的瑪瑙珠中,有一粒作辟邪狀,長1.7厘米。甘肅永靖大何莊齊家文化遺址,山東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南京象山東晉墓中等,也都相繼發現了瑪瑙珠。古代的瑪瑙既有來自西域、印度、波斯、康國、日本等國的貢品,也有產自中國內地的。如東北扶余和挹婁,前者治所在今吉林四平市;後者為民族名,生活在長白山北,松花江、黑龍江下游,這裡自古以出「赤石」享名(見《後漢書-東夷傳》)。此外蔚州(今蔚縣)九空山和宣府(宣化)、四角山(見《天工開物》),甘肅和寧夏一帶(見《博物要覽》),陝西延安府神木和府谷地區(見《廣輿記》),汝州赤嶺鎮(見《宋史》),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(見《博白縣志》),南京雨花台(見《珍玩續考》)等地,均產有瑪瑙。現今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西北、華北、東北以及西南、華南許多地區都探明有瑪瑙的產地。

 

古今中外,因為瑪瑙產地眾多,所以鑒定出土瑪瑙的玉料來源就不那末容易了。如著名的唐代獸首瑪瑙杯,其玉料來源就搞不清楚。

 

 

八、青金石

 

青金石玉料是由青金石礦物組成,常含方解石、黃鐵礦,有時出現少量透輝石等。阿富汗產的青金石玉料,其青金石礦物平均含量占2540%。玉質呈獨特的藍色、深藍、淡藍及群青色。不透明,玻璃至油脂光澤。硬度5.5,比重2.72.9。色深藍和濃而不黑者,稱「青金」;深藍和黃鐵礦含量多於青金石礦物時,稱「金格浪」;淺藍色和含白色方解石(一般不含黃鐵礦)者,稱「催生石」(此名源於古人用青金石作催生藥之說)。青金石在古代稱為「璆琳」或「琉璃」,多被用來制做皇帝的葬器,因其色青,可以達升天之路。

 

 

《拾遺記》卷五載:「昔始皇為家,……以琉璃雜寶為龜魚。」有人認為這裡的「琉璃」就是青金石。但古人辨別寶石,在色不在質,其色相似的,其質雖異,其名仍同。因此秦始皇墓中是否有青金石,還需考古工作者來驗證。外國學者赫爾芝認為,中國在公元2世紀(東漢)已有青金石,而章鴻釗在《石雅》中則認為中國三代之初已有。這一爭執,也有待於廣大考古工作者來解決。到目前為止,尚未發現青金石的產地。古代著名產地在波斯和蘇聯。據記載,阿富汗和蘇聯貝加爾湖地區所產的青金石,都曾輸入過中國。如果我們在古墓中出土有青金石,其玉料來源不是阿富汗,就有可能是貝加爾湖的產物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金足成珠寶銀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